泰州南,不到100公里,有城名曰“龙城”。
古时,这里以“三吴重镇、八邑名都”著称。近代,这里是中国民族工商业重要发祥地。上世纪80年代,这里为享誉全国的“工业明星”,近年来,跻身城市综合竞争力全国前30强、全国相对富裕城市前10强。
这,就是常州,一座精彩不断、总给人新惊喜的城市。当前,常州正加速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十大产业链加快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7月10日、11日,我市党政代表团一行考察常州,探寻、思索这块热土美丽芳华背后的理念、经验及做法,为泰州突围中游提供更多启发与借鉴。
市党政代表团在江苏中关村新能源科技馆学习考察。顾祥忠摄
以“龙头”集聚产业
给转型插上“科技翅膀”
在常州,2012年成立的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名气正一天响似一天。
这是位于溧阳的一个省级高新区,是中关村在北京市外设立的首个科技产业园区,定位于成为中关村科技成果华东产业化基地、北京与江苏区域合作示范园区、江苏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高地及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亮点载体。
为此,园区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拳头产业”,促发展快转型。目前最厉害的“拳头”当属新能源产业:一是“项目刮刮叫”,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可拉出一排;二是“产品刮刮叫”,涵盖了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池芯、电池包、锂电智能装备等整条产业链,不少位列行业前五强。
不过,在懂门道的内行看来,得再加一句“策略刮刮叫”。的确,园区紧盯行业“龙头”,引进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上汽集团,总投资200亿元的上汽集团宁德时代先进动力电池及电池系统产业化项目顺利落地,正加速建设。
而更令业界艳羡的是,“龙头”带来的“葡萄串”效应不断显现。“园区已集聚动力电池产业链优质企业36家,累计总投资700亿元,并成功创建中科院物理所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两大平台。”溧阳市委常委、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党工委副书记庄松年信心足足地说,园区将紧握科技创新这根“指挥棒”,力争三年内建成国家级高新区,未来要打造千亿级绿色新能源基地。
给转型升级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在此理念下,创新含量极高的石墨烯产业进入常州人视野。
2011年,常州在全国率先发展石墨烯产业。截至目前,已有30多个团队、100多家企业落户,其中原材料制备企业数量占据全国一半。全球首款重防腐涂料、全球首款石墨烯智能发热服……常州一口气创下十项“全球第一”。
在外界看来,这一前瞻性产业的快速“蹿升”,得益于优良的创新生态系统。不仅建成了集“研究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于一体的平台体系,常州还在积极打造石墨烯小镇、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
拥有人才方能赢得未来
“研发型技能型”谁都不能少
7月9日《常州日报》,发布如是信息——近年来,常州留学回国人员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博士比例高于全国水平,同时调查对象超一半在海外已有全职工作经历,整体素质较高。
这是常州全球延揽才俊的一个剪影。常州人笃信:拥有人才,方能赢得未来。
以常州科教城为例,近年来,科教城秉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理念,着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奋力打造研发创新、未来产业、人才集聚和成果转化高地,先后创成中组部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八个国家级平台。
最新数字显示,常州科教城已汇集科技人才超2万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66人、省“双创人才计划”72人,入驻创新型科技企业超2500家。与之相呼应的是,这里平均每天约新增授权专利4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6件。
再来踏访国家大学科技园研发园。这里进门处有一块不锈钢牌子,上面密密麻麻标着50多家公司名称,不少为“海归”创办的中小企业,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博士张翀昊创立的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其中。
为让创业脚步更矫健,常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常州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全民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拓展融资渠道、持续提升创新活力、着力构建服务体系”等提出22条举措,明确重点培育一大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技术或服务出色、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
“得益于政府政策扶持,我们不断转型,短短5年接连实现了装备制造、工业软件、工业通信、数据服务四个领域的跨越。”张翀昊自豪地透露,公司2017年实现销售4.8亿元、增长120%,利润更是猛增478%。
城市发展需要研发型人才,同样也需要技能型人才。
在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模具制造、工业机器人等众多实训室一字排布,设备摆得满满当当。
“产教园建立了10多个省、市级技术应用中心,与40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建立了36个人才培养平台。”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季迪非介绍,“产教园不仅为合作企业培训人才,也为周边社会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同时也作为我们学生的训练基地,有力促进了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
对,你没看错——将一条路造成了一片景,又富了一方百姓。常州人,就有这样的本事。
溧阳的农村公路建设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2年至2005年,村村通,走出“溧阳速度”;第二阶段,从2006年至2011年,不停步,延伸“通达深度”;第三阶段,从2011年至2016年,再升级,创造“溧阳模式”;第四阶段,能创新,打造全长365公里的“溧阳1号公路”。
当年,在谋划“十三五”发展时,溧阳市提出了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
但如何让“最美”更好地展示出来?溧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6亿元建设“溧阳1号公路”,以南山、曹山、瓦屋山“三山”和天目湖、长荡湖“两湖”为中心,将溧阳最美的风景、分散的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打造一条“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的最美景观大道。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溧阳人把这条公路作为城乡结构网络中的节点,本土乡贤、乡村创客借助道路兴旅契机返乡创业,发展旅游项目;沿线村民在种植蔬果基础之上,拓展采摘、园艺、茶叶等新兴项目。富民强村新渠道打通了,生态经济大棋自然也下活了。
今年4月10日至5月10日溧阳茶叶节暨天目湖旅游节期间,得益于“1号公路”的串联,溧阳市各景区、景点、旅游农庄和“1号公路”线路成为旅游热区,累计接待游客达3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36亿元,全域旅游“小宇宙”强劲爆发。
同样,溧阳的燕山公园、燕湖公园也都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下生动注脚。
总占地面积3569亩的燕山公园,是目前江苏最大的县级市城市公园。园内群峦起伏、景随步换,随手一拍都可当成“电脑桌面”。
这样的杰作,来自“自然、生态、人文、艺术、活力”的建设理念以及“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开发策略。公园“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不仅建设滨水活动区、山林漫步区、生态养生区、文化悠闲区等八大功能区,公园东部还建设了拥有大型摩天轮、高空飞翔、激流勇进等18类游戏设备的欢乐园,成为燕山公园休闲功能的有益补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春节开始,中国·溧阳宋团城观灯节已连续三年在燕山公园内举办,每年吸引溧阳居民和周边游客百万人次来此赏灯,成为溧阳新的文化品牌。
不远处的燕湖公园,同样是人在绿中、绿在景中、景在画中。
公园秉持“泛公园”理念,将公园触角与城市肌理巧妙相融,形成“公园在城市里,城市在公园中”的生态居住环境。
临湖而立,水波粼粼、莲叶田田、琴声幽幽。这一刻,沉醉在溧阳的山水里。
学习印象
在转型“蝶变”中践行高质量追求
靖江市委书记 赵叶
从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到以科教城为代表的创新园区欣欣向荣,常州用坚守实业、坚守转型的实际行动,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我们既看到了差距,倍感压力;又坚定了信心,任重道远。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港兴市、产业强市”战略,推动产业体系由传统加工向先进制造转变,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在转型“蝶变”中践行高质量追求。一是传统产业高端化。大力实施传统产业优势提升“五个一”工程,深入推进“机器人+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创新”“互联网+新型商业模式”行动,引导“车船机电”等传统骨干企业加大技改研发投入,加快上下游配套集聚,向价值链高端进军。二是新兴产业协同化。把新兴产业作为靖江未来发展的爆发点,实施新兴产业规模培育工程,大力引进和培育契合靖江产业特点的健康营养、大数据、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在新经济布局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三是沿江产业绿色化。以沿江岸线“3个1/3”绿色规划为引领,突出亩均效益和能耗降低导向,积极引导沿江产业走资源优化、产业升级的新路,全面提升港口、仓储、加工、交易“四位一体”的内涵层次,创造沿江绿色产业的黄金期。
以更高质量打通海陵发展新通道
海陵区委书记、区长 陈翔
这次常州之行,我印象最深的,是溧阳在重大项目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上体现出的不懈进取精神,这值得我们充分学习借鉴。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解放思想、对标找差,进一步打通海陵高质量发展的三条通道。
打通集聚发展的通道,让项目提升更具含金量。溧阳招引建设200亿元电池项目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快建设中冶、中建材等省重大产业项目,推动新能源产业向全品类拓展,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力争2020年开票销售冲刺500亿元。
打通精明发展的通道,让城市经济更具首位度。溧阳的竞争优势是一步步累积起来的。当前,海陵正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尽管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压力较大,但我们将遵循“一产要降、二产要精、三产要强、公共服务要高”的转型思路,承压抗压,奋起直追,力争以城市经济提升海陵首位度。
打通融合发展的通道,让生态文明更加高质量。“1号公路”把溧阳最美的地方全部串联起来,既是“旅游1号公路”更是“生态1号公路”。我们将借鉴溧阳经验,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清固废、净水质,确保创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打好“蓝天碧水攻坚战”。
为高质量发展集聚“第一资源”
高港区委书记 顾萍
昨天,我跟随市党政代表团一行参观考察了常州市。参观过程中,常州的人才招引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手笔大。对于高端人才,常州不惜重金、舍得投入,对引进的高精尖人才最高给予1亿元的特别支持。二是思路宽。在人才引进上,常州敢闯敢试、大胆探索,通过推进“人才+项目+资本”模式,招引了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三是服务优。常州注重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重要抓手,高标准建设常州科教城等高端平台载体,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了广阔舞台。
通过参观学习,我既看到了高港在人才工作上的差距,也感受到了抢人大战背后凸显的区域竞争压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时代,谁能集聚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抢占先机。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常州的好经验好做法,更大力度解放思想,全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
一是以优质的平台聚才。聚焦高港四大主导产业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招引落户一批高端项目,大力推进吉大汽车传动研究院、北大燕园、中航科技704所等大院大所建设,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良好平台。二是以精准的政策引才。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推动区“人才十条”等政策再创新、再升级,着力打造集资金支持、项目资助、生活保障于一体的“政策包”。三是以一流的环境留才。不断提高人才服务品质,加强优秀人才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尊才爱才识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绿色崛起
兴化市市长 黄红旗
此次赴南京、常州考察学习,我深感震撼、深受启发。我们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建设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
一是解放思想,坚定走好生态路。兴化生态环境优越,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湖泊湖荡数占里下河地区一半,湿地生态系统典型且保存完整,垛田风貌独一无二。我们将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美丽生态、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厚植生态底色,严格生态红线管控,着力打好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攻坚战,积极开展水林田湖荡生命共同体的治理修复,守护好兴化的生态家底。
二是对标找差,跨越赶超绘蓝图。依托生态优势,打造发展特色,既是大势所趋,更是自身条件使然。我们将围绕生态打造产业链,以湿地修复、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全域旅游、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为突破口,加快建设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不断把兴化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富民优势。
三是大胆实践,争当发展排头兵。我们将确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工作理念,持续恒久下功夫,一张蓝图抓到底,坚定不移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兴化落地生根,全面落实到兴化生态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进一步完善生态经济差别化考核办法,加大绿色发展考核权重,构建生态补偿和市场化交易等一揽子机制,不断提升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综合竞争力,争当江淮生态经济区排头兵。
找准主攻方向奋起直追
泰州市发改委主任 祝光
这一次到常州来参观考察,感触非常深,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好山好水好产业”。他们的旅游产业、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等,都是一些令人羡慕的好产业。特别是溧阳,它用精彩、生动的实践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实现生态经济化,也就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现实路径。
第二句话是“敢想敢干敢争先”。正如常州市委书记所讲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确实是这样,当人们对石墨烯产业还在论证、观望的时候,常州把石墨烯产业作为它们的主攻方向,这几年的成就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当人们只是在中关村参观、考察、学习、看热闹的时候,他们把中关村引到了溧阳,是中关村在北京市外设立的首个科技产业园区,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好。所以说,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回去以后,我们将认真谋划,找准我们的主攻方向,苦干实干奋起直追。
着力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示范区
泰州市科技局局长 丁志强
参观常州科教城,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常州市区域创新之核,它集聚创新资源、孵化创新企业、引育创新人才、汇聚创新资本、优化创新环境,成为研发创新、人才集聚、成果高地和新兴产业的高地,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泰州与常州隔江相望,解放思想就要跨过长江,对标发达地区。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跳出传统思维、强化创新引领,积极探索“开放”创新、“借势”创新,“融合”创新,着力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示范区。
在具体举措上,强化系统思维,聚焦创新生态优化,突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建设、院地协同创新、服务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专利运营保护。同时,着力打好创新政策“组合拳”,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为泰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