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东先生的贡献

2018-07-09 16:13:05来源:泰州晚报

  【作者简介】陈社,亦名肖放,泰州海陵人,做过农民、工人、职员、公务员,著有散文集《坦然人生》、杂文集《不如简单》、小说集《井边》、评论集《向平凡致敬》等作品。

  □陈社

  溱潼,因“天下会船”而闻名于世的溱潼,曾去过多次。却孤陋寡闻,没听说过那里有一棵了不得的山茶花。

  直到2003年的7月,在中共泰州市委二届五次全会上,市委朱龙生书记向与会者绘声绘色地介绍了这棵山茶花,又由山茶花讲到了旅游事业、讲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姜堰市、溱潼镇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山茶花作为一个项目抓在了手上。短短几年,古山茶树下已游客云集、热闹非凡。一棵树,成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山茶花还是过去的那棵山茶花,命运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今,溱潼的山茶花早已声名鹊起、盛誉载身,成了“全球茶花王”了。甚至有了《走近全球茶花王》这本书为其树碑立传。作者高泰东由一棵山茶花写起,竟然写成了洋洋十万余言的一本专著,足见其花其著的不同凡响。

  我与高泰东先生素昧平生,是他的这本书打动了我。

  打开这本书,作者对家乡的挚爱扑面而来,对家乡风物的痴情扑面而来,对山茶花的迷恋扑面而来。捧读它,你不由得不感动、不感佩、不感奋。

  或许,这还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书。它是文学的、又是科技的,是历史的、又是民俗的,是自然的、又是人文的……把它归入到哪一个类别都不够纯粹。

  然而,这又是一本独具实用价值和教化意义的书。只要你打开它,它便会引着你走进山茶花的大千世界、走进古镇溱潼的世纪时空、走进作者的精神家园。

  中国茶花协会、国际茶花协会相继作出评价:《走近全球茶花王》的出版,使溱潼古山茶成了中国、世界范围内唯一被详细记载历史、人文、传说、地理、生物学性状的山茶树。

  因了这本书,这棵山茶花就不只是一株植物,而是蕴含着自然、历史、文化、科技的一门学问,是飘逸着这方水土风物、风情的一张名片。

  这是泰东先生对家乡的一大贡献。

  不止于此,泰东先生对于家乡佛教事业的贡献同样令人钦佩。

  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帮助下,他历经七年,走访、勘探,写就了20万字《姜堰佛教》和30万字《佛缘姜堰人物》两部著作。为什么要写这两本书?因为姜堰的佛教源远流长,有过辉煌的历史。又因为曾经的几十年,姜堰的寺庙几乎都被改作其他用途或被拆除,绝大多数僧人还俗。其中“文革”期间佛像被砸、经书被烧、资料被毁,所遭之灾已近灭顶,以致1993年出版的《泰县志》,佛教部分仅两页、两千余字。

  为此,泰东先生采用了“拉网式”的办法,跑遍了姜堰的所有自然村落(约600个),勘查了所有能够找到的古旧寺庙、复建寺庙及相关遗迹,寻访了遍及城乡的5000余名有关人士。他力求准确,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要忠于史实,至少要有多人的陈述相互印证。遇有不同说法,他会奔波多次,去同一个地方、为同一件事采访多人,反复核实认证。涉及建筑、古树、碑刻的,他必到现场抄录、拍照、测量或称重,确保每一个数据、每一份资料都是第一手取得。

  经寒历暑、餐风露雨,泰东先生以其智慧和汗水的付出,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仅已出版的《佛缘姜堰人物》一书,就记载了与姜堰佛教有缘的本土及国内外人士300多位,有关事件、事例上千个。包括吴同甲书刻、光绪御赐佛教大匾各一块,明代石狮、记史木方等佛教文物20余件,散落民间的古石碑10通,特色佛教楹联15副,民国时期僧办小学5所,历代佛教文化艺术人物91人,在艰难情况下抗击日寇、济世行善、传承佛教、保护文物的70多人,还首次确认了现存姜堰地区最古老的佛像乃明正德(1506-1521)年间兴泰镇尤庄村东岳庙的一尊菩萨塑像……如此等等,填补了姜堰佛教史料中的诸多空白。

  与此同时,他还撰写了多篇关于高二适、柳敬亭、文天祥等乡贤和旅泰名人的研究文字,钩沉史籍、记叙掌故、纠正差误。又在《泰州晚报》开辟《人海之中》专栏,讲述着他的同乡、同学、同事的故事。他主编的集体回忆录《1966年我们读高三》,编入44位健在同学及追记8位已故同学的文章156篇(其中不少是他采访整理)。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在题为《从66届高中到77级本科》的序言中誉之:真实记录了52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悲欢离合,为中国1966届高中留下了一个完整班级的“群体样本”,也为历史留下一段铭刻在普通人心中的实录,真是难能可贵!

  泰东先生所做的这些事皆着眼于家乡,是他退休后对家乡作出的贡献。毫无疑问,这些贡献已超越了他的家乡,其价值必将在更为广阔的时间空间中显现。